close

第1次發現於 20090411在東眼山風景區
















































中文名稱:


楊梅
英文名稱:Strawberry Tree

學名:


Myrica rubra (Lour)Sieb. et Zucc.
Myrica rubra Sieb. & Zucc. var. acuminata Nakai 
‧科名:楊梅科(Myricacea)楊梅屬(Myrica)
別名:古稱"機子",又名珠紅、龍睛、樹莓、聖生梅、白蒂梅
原產地:日本、韓國、菲律賓、台灣及中國大陸兩廣、福建、湖南、浙江及台灣。
分佈:分佈於台灣海拔300~1500公尺之山麓
用途:1. 園藝行道綠籬用性強健,生長緩慢,樹姿美觀,耐旱耐瘠,適合作行道樹、園景樹、誘鳥樹、綠籬。2. 食用:生食生津止渴,亦可做蜜餞、果醬。3. 藥用:楊梅具有止煩渴、和五臟、滌腸胃、除惡氣之功效,對於虛火上炎、口渴煩熱、腸胃不適等症有一定療效。性味:根、樹皮:苦、溫;果:酸、甘、平。效用:根、樹皮:散瘀止血、止痛。治吐血、血崩、痔血,跌打損傷、骨折,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腸炎、痢疾,牙痛;果:生津、止渴。治口乾,食慾不振;根皮適量研粉撒敷或食油調敷患處,治創傷出血、燒、燙傷
莖:株高可達15公尺;小枝光滑或幾近光滑。

葉:


葉互生,常叢生小枝頂端,長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 5~7 公分,全緣或上半部有鋸齒。

花:


二三月間,在葉腋間開黃紅色小花。雌雄異株,葇荑花序雄花穗長 2.5~3 公分,每雄花具雄蕊 6~8。
果實:果實呈球形或橢圓形,外被多數囊狀體密生而成之細瘤粒,熟果鮮紅色,外披囊狀體,多汁液,酸甜芳香、可口,味美可食,可生食或製蜜餞。野鳥亦喜食之,成熟時期約 5~7 月。

特性:


李時珍《本草綱目》說它"形如水楊子,而味似梅",故稱楊梅。常綠小喬木,適應力很強喜陽光充足、排水良好之地。我國著名之果樹,果圓球形,夏季成熟時為鮮紅色,生食生津止渴,亦可做蜜餞、果醬等,極適合種植於庭園內觀賞及誘鳥。繁殖 採播種或扦插,春、秋季較為適宜。

‧更多資料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楊梅 92年10月59頁
http://biodata.tesri.gov.tw/wildplant/  搜尋  楊梅


參考 :


http://www.hljh.tcc.edu.tw/teach/%E6%A0%A1%E5%9C%92%E6%A4%8D%E7%89%A9/%E6%A5%8A%E6%A2%85/%E6%A5%8A%E6%A2%85.htm


http://www.tchcc.gov.tw/weavelrn/knowledge/doc/search_result.asp?tag_type=colorcode&tag_value=cca100067-ac-9570127198_0087_1_5-00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