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完了紅澄澄的柿子後,既然知道新竹縣新埔鎮向來以柿餅香、粄條Q、宗廟美等三大特色聞名於全台,當然要找一家老建物看看宗廟的美

站在廣場看出去這是入口處,沒有明顯的路標ㄛ。

廣場兩側各有一棵超大顆的樹。

清乾隆20年(1755年),廣東人劉學悟(延轉)隨母親渡海來台,移墾新竹香山地區。1781年又從香山移居新埔上枋寮現址,並起造新宅。1928年因子孫眾多不敷居住,乃改建成今所見前後兩堂、左右各三棟橫屋的擴大型四合院,稱「雙堂屋」。

正廳前為了祭祖時能容納眾多子孫,設置了「大天井 」及廂廊;護龍之間設置了小天井及「過水門」,每個住戶可以保有自己隱私前堂外為了農忙時期曬榖方便,設置了兩個廣場(禾埕);為了日常用水方便,宅前宅後設了數個水井等等。

正身兩側各有3棟橫屋,高低各有順序,橫屋各房有門,向外這一面還有公共門。



雙堂屋為新竹地區規模最龐大的傳統客家農宅,規模龐大但外觀樸實,沒有雕樑畫棟。全盛時期共有99間,其空間機能完全配合農村生活的需求

走進禾埕,映入眼簾的是「鐵漢家聲」 四個大字,這是因劉家老祖先宋朝時代的劉安世,擔任朝廷諫官,正直無私不畏權勢,因得罪宰相蔡京而被放逐至嶺南,蘇東坡稱之為「鐵漢」。 

在建築構造上,劉宅只有入口門廳屋頂使用起翹昂揚的燕尾脊(翹鵝),其餘都採渾厚的圓頭馬背(棟頭),兩種屋頂構戚明顯的對比。

第二進門上一樣藍框紅底金字大書「黎照堂」三字與廊柱上聯語「世號五忠光世第,家傳七業振家聲」皆暗喻劉家傲人典故。正廳供奉劉氏歷代祖先,神案旁角落上保留有劉家來台祖延轉公之母使用的竹籃一只,劉家同時保有其十六世祖劉永廷捐輸貢生,清廷所發給的戶部執照與監照。在正廳的左邊山牆,保留了很特殊的「穿瓦衫」施工手法。

單看大門左右的錢紋圓窗,還以為是歐式建築耶。

廳堂出現竹節式窗櫺

這應該是雙人床,只不過是長度不長,大約只有170公分左右

不知道現在某些官員們看到先人的<四壁清風>有何想法。

屋後還有劉家祖塔,又稱「瑞閣園」(為紀念來台祖劉學悟之父劉瑞閣),為旅美建築師李澤礎設計,造型特殊,全省唯一。每年清明節,旅居外地子孫一千多人都會回來掃墓,規模盛大亦屬罕見。 (相片就不拍了)

地址:新竹縣新埔鎮上枋寮8號

 

END~~~~~~~~2012.10.01

arrow
arrow

    T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