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來安平附近,古蹟是一定要走走,這個漫遊券讓有興趣的人可以省一點點並多花一些時間增加文藝氣息。

IMG_7839A.jpg

造型還算可愛,應該有一點收藏價值。

IMG_7841A.jpg

先來朱玖瑩故居及英商德記洋行看看。

IMG_7840A.jpg

故居全景。

IMG_7842A.jpg

IMG_7939A.jpg

目前故居內規劃成書法展示館,有朱玖瑩先生的各式書體作品。

IMG_7844A.jpg

連窗戶都是書法作品。

IMG_7938A.jpg

這間展示廳彷彿是書法的世界,其中以一整面牆的顏體心經最吸引人,窗戶玻璃上的書法,如果會隨著日光進入而投射進來,那就更棒了。

IMG_7925A.jpg

還有一區可以讓手癢的遊客盡情揮毫,展現出自己的書法天分。

IMG_7926A.jpg

一些書法常識可以透過遊戲獲得。

IMG_7928A.jpg

展出的文物也不少。

IMG_7929A.jpg

IMG_7930A.jpg

IMG_7931A.jpg

2樓外有一個舒適的戶外空間,走累了可以在這休息一下,微微徐風吹來,不介意的話應該可以舒服地睡一覺。

IMG_7932A.jpg

旁邊這棟白色建物是英商德記洋行。

IMG_7936A.jpg

位在安平樹屋與朱玖瑩故居中間有著純白色外觀的洋式建築就是三級古蹟-英商德記洋行。

IMG_7941A.jpg

英商德記洋行在安平開港後於台南安平所設立的據點,為當時的五大洋行之一,早期港運尚能通行時,位在港邊的德記洋行主要業務是出口糖、樟腦與茶葉,並輸入鴉片,是繁盛一時的重要商業據點。

IMG_7876A.jpg

斑駁的白室外牆為歷史留下一些痕跡。

IMG_7845A.jpg

圓弧形的走廊空間反而成為拍照的好地方

IMG_7846A.jpg

IMG_7873A.jpg

現今德記洋行早已失去商業的功能,改規劃為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以蠟像展出台灣早期生活樣貌。

IMG_7849A.jpg

IMG_7851A.jpg

日本判金。

IMG_7850A.jpg

荷蘭統治臺灣時期為1624至1662年間,荷蘭人與聯合東印度公司於南臺灣歷時38年的殖民統治,影響力遍及整個臺灣西部。

但是從薪資來看,台灣人卻是可憐的。

IMG_7855A.jpg

從下表中可以知道里爾銀幣的購買力還是很強的。

IMG_7852A.jpg

IMG_7852-1A.jpg

這是特殊造型的東西是一種稱為「壁鎖」的鐵件,它就像一根大鐵釘,一端伸入內樑,另一端突出外壁,突出的部分通常都還會加以變化裝飾,有的像剪刀,也有的呈Y或I字形狀。其實,壁鎖是荷蘭古建築用來固定內樑與外壁的鐵製構件,但因為早年台灣民眾不知道它的作用,於是將壁鎖當成牆壁上的辟邪物或吉祥物,稱剪刀狀的為「鐵鉸刀」,認為它可以辟除邪穢;S狀的為「如意」,可以招吉納福;I字形的為「鐵尺」,具有規矩方正的意含。
  由於壁鎖被民間賦予極寬闊的想像空間,所以人們也如法炮製,在外牆加上各種由壁鎖造型變化而來的裝飾,例如在台南麻豆的林宅,以及鹽水的八角樓牆面上,都可以看見鑲嵌了三把類似壁鎖的鐵剪刀;此外,八角樓對街的民宅也裝置了五把,十分壯觀。

IMG_7853A.jpg

鄭成功打敗荷蘭人所簽訂的合約。

IMG_7856A.jpg

當時的戰船。

IMG_7857A.jpg

這是什麼船就不知道了。

IMG_7867A.jpg

通往2樓的梯子有點陡,要小心一點。

IMG_7865A.jpg

這幾樣商品都是當初台灣輸出的重點貨物。

IMG_7866A.jpg

IMG_7869A.jpg

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在2001年規劃了時空走廊,將德記洋行的歷史、成長軌跡在此詳細展示,可以慢慢的細讀。

IMG_7870A.jpg

IMG_7871A.jpg

 

IMG_7872A.jpg

這2個景點屬於歷史古蹟點,不會太無聊,所以小朋友還是可以帶來走走看看的。

洋行對面學校旁邊有一個英國領事館舊址,應該是被拆光了吧。

IMG_7942A.jpg

IMG_7944A.jpg

 

 

 

 

 
 20190719

arrow
arrow

    T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