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Cattedrale Patriarcale di San Marco 最初建於828年,歷史悠久,又稱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是位於義大利威尼斯的天主教宗座聖殿,座落在聖馬可廣場東面,與總督宮相連。最初它是威尼斯公爵的專用教堂,1807起它成為天主教威尼斯宗主教區的主教座堂,同時是威尼斯宗主教駐地。其為拜占庭式建築的著名代表,有「金色聖堂」(Chiesa d'Oro)的美譽,這美譽有一定程度是來自於夕陽西下,一片金色的餘暉在教堂後面,整個視覺畫面呈現一片金色而來的。
教堂的建築物大致上可分為上、下兩層,以及最上方的大圓頂。下層由五個大拱門組成了入口的門廊,從左至右的主題分別是「聖馬可進入聖馬可教堂」、「聖馬可神話禮讚」、「最後的審判」、「遺體到達威尼斯」、「從君士坦丁堡運回聖馬可遺體」,在大拱門之上,三層鍍金鑲嵌畫描述著聖經中的故事,最外層19世紀的馬賽克作品講述著最後的審判,構成聖馬可大教堂最顯眼的立面。最上方木製的圓頂混合著早期的哥德式結構,將教堂帶向天際。可以趁排隊的時間細細觀看這些作品。
努力找一下,教堂正門口上方有聖馬可塑像和六尊天使像,下方的青銅馬是十字軍東征時從拜占庭帝國帶回來的戰利品,真品現存放於聖馬可聖殿內。
這幅門廊上的壁畫蠻出名的,它描述的正是威尼斯商人將聖馬可San Marco的聖骨從「亞歷山大港」Alexandria偷運回威尼斯之時在聖骨上覆蓋了一層豬肉來躲避回教徒守衛檢查的那個故事。
放大可以看到上方有銅製的聖馬可之馬是古代原物的複製品。原本的聖馬可之馬是從君士坦丁堡競技場運回來的,現在保存於教堂內部。
長著翅膀的獅子是威尼斯的標誌,也是象徵著聖馬可。
下面開始介紹內部。
圓頂描繪了《棉花創世記》(Cotton Genesis)中的創世故事。《棉花創世記》是5至6世紀在希臘的一本精美手抄經文,現今普遍認為是在埃及製作的。
這裡堪稱馬賽克藝術,經過八世紀之久的創造過程,教堂內外共有面積約達九千五百平方碼的馬賽克。
簡短的影片分享
這裡一樓是免費入內參觀,而教堂內另設有位於二樓露台的小型博物館、寶物庫及祭壇內鑲滿寶石的黃金屏風Pala d'oro則需購買門票,聽說整個聖馬可大教堂內部裝飾,手工精緻的馬賽克,可用浮誇來形容,又機會可以上去看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