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準備前往另一個國家<斯洛伐克>前進,途中會停留在捷克邊境的一個小城鎮<特爾奇>參觀並用餐,路上看到許多的牧草收割完被捲成圓柱狀,難得一見的景色。
註 : 斯洛伐克與捷克曾經是同一個國家,只是後來分裂了。
到了特爾奇後先用午餐,用完後步行約3~4分鐘就到特爾奇了。
這家餐廳還有飯店的服務。
餐廳內部不大,天花板的造型倒是有點特殊。
桌上有我們的國旗,很難得看到,不愧是對我們最友好的國家之一。
今天的午餐很簡單,就是餐前湯+主餐+甜點3樣,哈哈~~都不錯,但是吃完以後覺得甜點最佳,所以多拍了分享。
中庭戶外的部分是一片綠草地,除了幾個用餐區外還有簡單的鞦韆和遊樂設施。
餐廳一角的骨董
往特爾奇(Telc)的路上可以感覺這裡像是個鄉村,安靜的感覺,路不大車子也不是太多。
特爾奇(Telc)是捷克共和國摩拉維亞南部的一個城鎮,靠近伊赫拉瓦,包括水城堡,一個巨大的廣場和保存完好的文藝復興房屋;1992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城堡的創建者是赫拉德茨的撒迦利亞,廣場以他命名。 特爾奇創建於14世紀中葉,古羅馬式樣的聖靈塔樓證明此地已經有居民點。城牆和聖母聖天教堂為哥德式。
沿著湖邊的石板路慢慢地往城門前進,路邊已經可以看到有些小攤位了。
特爾奇Telc四周為Ulicky、Stepnicky、Staromestsky三個小湖環繞網絡狀的池塘增加了這個小城的防禦功能。
湖水平靜如鏡,湖中倒影還不錯喔。
湖畔可以看到一些人們悠閒的在休息。
這裡一共有兩座城門,一座向北、一座向南直通向廣場,城門處的這位大鬍子爺爺正在準備演出。
走進城門之後先是兩排房屋的牆壁形成的通道,如果是在以前應該也是防禦的作用吧。
出了通道後豁然開朗,特爾奇(Telc)引以驕傲的是中央廣場Town Square算得上捷克最美的廣場之一,只見風格各異以拱廊相接的文藝復興式建築排列在廣場兩旁,哥德式的拱形門、巴洛克式山形牆、文藝復興式的外觀的商店,整齊圍繞在主廣場四周,當然攤位形式的小販位為這裡帶來了不少熱鬧,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手工紀念品,也是不一樣的特色。
廣場的這些房子感覺就像是用彩繪方式把外牆裝扮色彩繽紛,領隊說它還真是彩繪的,這彩繪方式跟濕壁畫的畫法有些許不同,這樣的彩繪方法稱為灰泥刮彩畫(Sgraffito),這是在阿爾卑斯山區小鎮經常能看見的建築工法,所以除了捷克外,在瑞士、德國,奧地利都可看到。灰泥刮彩畫(Sgraffito)的做法是先在牆上抹上一層黑色、鏽黃色石灰或塗上熟石膏,乾了以後,再抹上一層白色石灰,接著用白紙將圖案拓上,最後再刮出設計好的圖樣,通常以線條畫出幾何圖形,來造成立體的效果。
這間綠色歌德式建築,牆上的畫是《聖經》的故事,被稱作聖經之屋。從房屋旁的巷子走進去,可以抵達烏利斯基湖畔,這邊也是拍湖景的好地方。
遠處插著捷克國旗的這棟建物是市政廳所在。
仔細從屋子的正面看過去全部都是二邊對稱的,可以有鐘形,階梯形或圓弧形,這就是所謂的山形牆 。
這些建築除了牆壁彩繪外,騎樓長廊頂端的拱型也很特殊喔。
我在拍這個鞦韆,這個綠衣服弟弟以為我在拍他,後來還熱情地揮手。
信箱。
遠處位在下城門口旁的哥德式高塔建築是聖靈教堂鐘塔,也是整座小鎮最醒目的地標,兼具有瞭望塔和地標的功能。
三角形廣場上矗立著十八世紀建造巴洛克式的瑪利亞柱Marian Column(或稱雲柱The column of clouds)是典型的捷克城鎮裝飾和溫疫歷史紀念,也是當時最華麗的裝飾,瑪利亞柱前後還有城市保護神聖瑪格麗特與聖西勒諾斯St Silenus兩個噴泉,四周被帶有拱廊的中世紀優雅的市民樓房環繞,廣場以大石板鋪成,古樸之中散發出秩序和典雅。
瑪利亞柱(Marian Column)-西元1718年建造的巴洛克式的瑪利亞柱,是典型捷克城鎮裝飾和溫疫歷史紀念。
特爾奇(Telc)經歷三十年宗教戰爭、第一、二次世界大戰而倖存,在戰後政府積極尋找真正具有藝術及建築藝術價值的城鎮,西元1970年捷克文化部宣佈將該地區列入歷史城鎮保留區,以發展觀光事業為主,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找出特爾奇在繪畫藝術以及文學跟電影等多方面的定位。
在繽紛立面的小屋之中,以這間採用全黑白色系、卻有圖案細節的屋子最為特別。
因為這間屋子過去是最有錢人的住宅,也是當地鎮長所居住的房屋而聞名,後來經過改裝,工匠將外牆上繪滿了黑白色的花紋成為廣場上特別醒目突出的建築,目前好像是麵包店。
這一處的高塔是聖雅各教堂(Kostnice Sedlec/Church of St James)
還可見到歐洲傳統的手工打鐵及精緻鐵製品的販售。
一些鐵製品還不錯。
離開前在湖畔旁的石板路慢慢的走,一邊欣賞著這雅致的湖景,一邊體驗著這難得的悠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