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上一次武陵農場快5個月了,這一次朋友約來苗栗南庄<翰爸的家>露營,時間還早,先來南庄桂花巷附近走走。
這個南庄老街尾端的景點是「洗衫坑」,也稱為「水汴頭」,這是當地居民利用灌溉水圳上鋪設了十餘塊石板,水圳為南庄婦女洗衣、洗碗閒話家常的地方,一邊聊天,互換生活訊息。
南庄老街還有一個百年的老郵局,創建於民國前十二年五月一日,民國24年遇地震而重建,目前是位於永昌宮旁的日式風格建築為文化會館所在,裡面留待下次分享。
想不到階梯也是有故事的,這個階梯是<乃木崎>,日明治30年(1897),第三任臺灣總督乃木希典將軍,巡查大湖、苗栗附近蕃地至南庄視察,見永昌宮與街道高駁崁阻隔,往來甚為不便,且南庄公學校建校在即,命隨員將大屋坑張屋拆除石板移來鋪陳,便利居民、學童上下學通行之用。
取南庄公學校沿革史冊記載,乃木總督率先拋磚引玉捐出30圓,其後地方人士陸續募集經費,寄附金計本省人17名日本人31名共48名;總額274圓,鋪設石階並經歷多次整修而成。後人為感念乃木希典仁心,於是將石階取名為「乃木崎」,昔稱「乃木板」(NohiZaka),客語稱「乃木崎」(Saka),「崎」斜坡路之意,行走其間古意盎然,形塑本鄉樸實的老街風華。
景點看完再來吃吃美食,這樣等一下搭帳棚就有體力了。
記得很久很久以前吃過的<田媽媽豆花>還不錯,今天一樣是人潮滿滿,等了一會兒老闆才出現,原來是因為豆花賣完了回家捕貨去。
這一家就先不分享店名了,我們5月如果還有來吃,下一次的分享就會出現,不過大家可以看到料很實在喔。
最後順便帶伴手禮<粿夫人>的粿給大家吃吃。
準備往營地出發了,這是給大家參考的地圖。
我們從南庄過來,所以在38.8k處記得要彎進左邊岔路。
接著開約1公里就可以到營地大門口了。
由於這附近還有其他住戶,所以營主大門是常閉的,請用無線電通知營主,營主會很快地來開門,引導大家進入。
營主的平面圖,有一點難懂。
我自己畫了一個平面圖,大小比例有差一些,但是簡單易懂,A區下方還有一個草皮區忘記劃進去。
沿著大面進來的主線道路。
其實在A區前還有一個草皮區,這一次沒有人露,所以沒拍到。
A區。
從A區高處拍出去,左上角是進來的大門。
A區有2個超大的雨棚,每個雨棚可以放2個大帳棚沒有問題。
B區空間小一點,但是相對包場更容易點。
B區深處拍出去。
B區最深處有一座大型滑草區(溜滑梯),開放時間09:00~17:00,這非常受到大家歡迎,幾乎一早就有小朋友在排隊等開場,記得拿坐墊喔。
C區。
C區還有一個吊床。
C區深處有一個營主自製的鞦韆,也是排隊景點。
浴廁只有一處,就在B,C區共同的深處。
營主體貼的冰箱也是放置在這邊,上面有分區的標示。
還有吹風機。
營地公約大家還是看一下。
浴廁空間算大。
但是數量就有一點不足,大家自主的分流一下。
浴室空間還可以,有小孩的可以帶著一起洗澡,節省等待時間。
鞦韆旁還有棒球擊打區,也是消耗體力的好地點。
角落發現還可以用的古董,名稱不詳。
又一個熱門區域<沙坑>。
沙坑旁的戲水池,應該是暑假才開放吧。
戲水池旁邊就是D 區入口。
D 區入口看出去。
D 區深處看向入口的雨棚區,可以搭4頂帳篷。
雨棚裡的柱子旁發現一些帆布包,這些不知有何作用。
這個比較好理解,應該是營繩用的。
因為可能有些地面不平整,所以營主準備這些東西給在草地搭帳棚露友用的。
站在雨棚區看D 區深處。
深處有一個階梯可以往上一層,營主就住在上面。
營地這裡可以看到許多有造型的植物,營主很用心喔。
營主的家。
從營主這一層看下去,基本上從入進來就是階梯狀的感覺,一層一區互不干擾。
營地基本上介紹完了,大家各自處理自己的事,該搭帳篷的搭帳篷,該去遊樂區的也去了,準備晚餐的也開始了。
這道魚是晚餐的菜色之一,其他的忘記拍了。
這是早餐,總覺得越來越簡單吃了,期待下一次的大廚同露。
D 區深處看出去有一抹紅色,營主推薦可以過去走走。
說走就走,離開大門沿著蘆葦的走道走去。
天氣還不錯,所以大家走的都還開心的。
路程其實大概就10分鐘左右,約5分鐘就可以看到一些櫻花了。
這是今年的櫻花大賞,意外的驚喜,還不錯。
到這座有點簡陋的橋就是終點了,繼續走是私人的住家。
橋下不深,這邊可以戲水,不過我們來的這時間算是冬季,水量不豐沛,大家就看看吧。
期待4~5月的螢火蟲季。
地址:苗栗縣南庄鄉篷萊村(導航設八卦力渡假村),海拔700公尺
電話:0936-454-869
營業時間:無特定紥撤營時間
價位:圓石1000元、雨棚1200元
停車場:有
無線網路:無,這是真的,有幾家電信很難收到,可以好好體驗一下古人的生活。
營區有圓石與雨棚2種營位,分為 5 區,可收約16帳,最少2帳可包區,梯田式設計,享有半獨立空間,不用擔心與其他露友互相影響。
2022.0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