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嶼」位於金城南門的浯江溪口,面積約500平方公尺,又名董嶼、珠嶼、鰲嶼,是金門本島與小金門(烈嶼)之間海面的衛哨,一嶼堅守如砥柱中流,「建功砥柱」因此得名。
沿著路旁的步道下去,可以到達海邊沙灘。
這邊沙灘也是佈滿了 傳說中的「軌條砦」 。
建功嶼 近年來爆紅成為全世界各地遊客來金門必玩的特色景點,但是要注意每日潮汐時間都不相同,建議先查詢後再來,通常退潮時間只有約2-3個小時的空檔時間。
金門版摩西分海注意事項,日落後禁止登島,海邊沒有任何照明設備,而且海風也很大沒有遮蔽處,所以如果怕曬的人遮陽準備要注意。
「建功嶼」也是金門新10景之一,退潮時沿著穿越海面的石板步道,直接用走的就能到對岸,不必搭船登島,退潮時都吸引超多人潮,大自然的奧秘之處,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而且沿途還可以看見潮間帶豐富的生物,鳥類拍不到,拍了兩種螃蟹。
這裡還有一個特色,就是路遠遠就可以看到高大的「牡蠣人」,這4尊頭戴的斗笠的巨大牡蠣人(Oystermen)裝置藝術作品,出自芬蘭藝術家之手 馬可‧卡薩格蘭(Marco Casagrande),作品靈感來自於金門在地養蚵文化特色。與一根根當年為了反登陸而設置的「軌條砦」軍用鐵條,反映金門曾經的抗戰歷史。
在清朝末年時,金門以前醫療體系不發達,只要痲瘋病的人就會遣送到這裡,在地人又稱這座小島「痲瘋嶼」。
建功嶼是金門本島和烈嶼之間的海面衛哨,島上依舊保留了戰地時期的迷彩碉堡,在抗戰時期也是W038據點,是個堅固嚴密的海島型堡壘。
現在島上的設施還保存的不錯,外面都有標示當時的用途,沒當過兵的可以想像當初的辛苦。
大通鋪。
下面這個類似木製瞭望台的是後來建置的,方便遊客上到上方的碉堡。
這個碉堡看向遠方就是金門大橋,再過去的陸地就是廈門了。
這些海中的石塊不知道是天然的還是人工的 ? 對島上的守衛是有幫助的。
島上還有一座超高的鄭成功石像,建於2009年,鄭成功石像望過去的方向,則是廈門鼓浪嶼上另一尊鄭成功石像。
站在鄭成功石像前,從這個角度正好可以眺望遠方的最新的金門跨海大橋。
雕像底下的基座四周刻了許多事跡,紀錄了鄭成功27歲進駐金門、廈門兩島故事,有興趣可以細細觀賞。
如果一退潮就從島上看向陸地,可以看到石板路上密密麻麻的人群往島上出發,
澎湖也有摩西分海喔,只是金門建功嶼跟澎湖的摩西分海完全不同,多了一點戰地風情味道,建議一定要將建功嶼納入口袋名單,而且這裡也是金門最佳賞夕陽好去處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