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看看~~~


 


在地狹人稠的台灣,因推行精緻農業而無法達到「零農藥」,為降低吃入殘留農藥蔬果的機率,消費者避免毒害的自保之道建議如下:


 


●第1招:以蔬果專用清洗配方清洗蔬果,是去除殘留農藥的不二法門。


●第2招:儘量選購當令盛產的蔬果。


●第3招:在天然災害或節慶日前後,應避免搶購蔬果,以防止農民為搶收蔬果,加重農藥噴灑劑量或機率。


●第4招:養成多元化的選購習慣,勿偏食某些特定的蔬果。


●第5招:可選購市面上信譽良好的蔬果加工品(如罐裝及醃漬蔬果等)或冷凍蔬菜,因為上述的蔬果於加工過程中(如「殺菁法」)已除大部分的農藥。


●第6招:外表不平或多細毛的蔬果(如芭樂、奇異果,連霧,青椒,小黃瓜類等),較易沾染農藥,因此食用前,可去皮者,一定要去皮,否則,請務必以蔬果清洗配方及清水多沖洗後再食用。


●第7招:有外皮的蔬果,在去皮前,務必先以蔬果清洗配方及清水沖洗,否則刀上所沾染之農藥亦會造成污染。


●第8招:消費者應改掉愛購買外形美觀蔬果的習慣。


●第9招:可選購含農藥機率較少的蔬果,如具有特殊氣味的洋蔥、大蒜、九層塔;對病蟲害抵抗力較強的龍鬚菜;需去皮才可食用的馬鈴薯、甘薯、冬瓜、蘿蔔,或有套袋的蔬果。


●第10招:當發現蔬果表面有藥斑,或有不正常、刺鼻的化學藥劑味道時,表示可能有殘留農藥,應避免選購。


●第11招:連續性採收的農作物(可長期而連續多次採收),如菜豆、豌豆、韭菜花、小黃瓜、芥藍菜等,須長期且連續地噴灑農藥。消費者應特別加強清洗次數及時間,以降低其農藥殘留量。


●第12招:可選購有品牌,且經民間或官方單位農藥殘留檢驗合格的蔬果,因其於管理和申訴管道上較為健全,且部分蔬果還會標明產地來源,消費者也多了一層保障。


 


  據台灣省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的一項研究調查顯示,以水洗或水煮的方式,對於降低蔬果農藥殘留的效果並不一致,其中與農作物的型態、殘留農藥的種類及量有關。以種類而言,有機硫磺劑、四氯異苯氰及納乃得等,可利用水洗或水煮的方式來降低殘留量,但陶斯松、達馬松及亞素靈等,即使以水洗或水煮的方式,其所能降低的程度也有限。(授權轉載自合作網站  嬰兒與母親雜誌社)


 


備註:


  根據立法委員陳學聖於88、89年度的資料指出,台灣省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目前針對農產品檢測有能力的農藥項目,農委會74種,衛生署70種,台北市69種,其餘各縣市僅23種,但衛生署公告農藥殘毒手冊內的台灣農藥種類高達313種,加上未列管與走私的農藥究竟有多少..........


  由其現今加入WTO,加上各國進口來台灣的農產品,殘留的農藥種類更多,因此所謂的蔬果農藥檢測機制形同虛設,國人(身在毒中不知毒),平均每人每年下肚的毒菜高達49公斤,再繼續吃下去,有天大家都要變成科學怪人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